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中国肺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排斥反应诊疗规范(2019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9, 13 (02): 94-98.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19.02.004
    摘要 (289) HTML (2) PDF (674 KB) (610)

    肺移植手术技术日臻成熟,然而急、慢性排斥反应仍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率。免疫抑制治疗可以减少肺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但目前免疫抑制方案尚无统一标准。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移植免疫抑制治疗以及排斥反应诊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从肺移植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基本原则、免疫诱导和维持治疗以及不同类型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处理等方面,制订中国肺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排斥反应诊疗规范(2019版)。

  • 2.
    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2): 65-73.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2.001
    摘要 (578) HTML (35) PDF (2524 KB) (205)

    免疫系统是维持机体器官功能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保障,免疫健康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目标是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状态。免疫学领域研究解决了如何抑制或提高免疫状态的技术性难题,随之带来亟需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全面地检测和量化评估免疫状态,这是下一个挑战,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解决方案。免疫状态量化检测与可视化评估对疾病防控、亚健康状态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家共识针对正常免疫状态定义和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免疫力)全面量化评估及可视化评分技术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了正常免疫状态相关的基础概念和思考,探讨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方向和原则,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免疫力解码以及免疫健康领域基础课题和临床试验的深入研究。

  • 3.
    中国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诊疗规范(2019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9, 13 (01): 21-23.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19.01.005
    摘要 (339) HTML (4) PDF (498 KB) (204)

    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出血、低心排综合征、急性右心衰竭、心律失常、消化道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术后感染。所有并发症均可严重影响心脏移植受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为了进一步规范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心脏移植专家,总结相关国内外最新进展,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从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准确评估、围术期进行针对性预防、积极治疗并发症病因以及保护心功能等方面,制订中国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诊疗规范(2019版)。

  • 4.
    婴幼儿供肾成人肾移植14例临床分析
    肖琦, 李剑锋, 肖建生, 鄢业鸿, 万昊, 艾军华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2): 109-11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0.02.011
    摘要 (88) HTML (4) PDF (467 KB) (201)
  • 5.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器官移植受者健康管理专项基金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2): 65-8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3.02.001
    摘要 (336) HTML (93) PDF (2894 KB) (193)

    自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已席卷全球。虽然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已较原始株有所下降,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人群为新冠病毒感染脆弱人群,即使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或死亡风险依然较高。SOT受者新冠病毒感染后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均与普通人群存在很大的特殊性,需要高度关注。目前尚缺乏针对SOT受者人群可供参考的新冠病毒感染诊疗领域的指南或共识。因此,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及国内外文献,编写团队撰写了《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新冠病毒感染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经过专家多次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后撰写成文,形成21条推荐意见,为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的诊疗提供参考。

  • 6.
    中国儿童肝移植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2): 65-7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0.02.001
    摘要 (126) HTML (1) PDF (950 KB) (190)

    儿童肝移植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成功离不开肝移植外科、麻醉科、ICU、儿科和肝病科等多个科室专家所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儿童肝移植麻醉管理有其特殊性,充分的术前评估、严密的术中监测和精细化的麻醉管理以及麻醉医师与其他多学科团队成员间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为进一步规范儿童肝移植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移植外科和麻醉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从儿童肝移植麻醉前评估与准备、麻醉方法与用药、围手术期麻醉监测和管理以及麻醉恢复与术后管理等方面,制订《中国儿童肝移植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 7.
    肝移植受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和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何江娟, 耿磊, 王卓轶, 郑树森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2, 16 (02): 108-113.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2.02.010
    摘要 (162) HTML (1) PDF (681 KB) (181)

    肝移植是终末期良性肝病和肝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反映受者术后主观感觉、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肝移植疗效评价指标。依从性指个人行为(服药、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与医疗指导、建议的一致程度。肝移植受者依从性与其术后HR-QOL关系密切。本文从肝移植受者HR-QOL和依从性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医疗团队制订相关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 8.
    中国肾移植受者侵袭性曲霉病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移植学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6): 321-333.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6.001
    摘要 (171) HTML (14) PDF (1440 KB) (153)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肾移植受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临床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和感染学专家,依据现有的临床指南、系统评价、病例研究和专家共识等资料,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肾移植受者IA 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整合。 经多次专家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后,撰写成《中国肾移植受者侵袭性曲霉病临床诊疗指南》。 本指南围绕10 个临床问题,形成13 条推荐意见,并根据2009 版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对每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强度与证据级别进行分级。 本指南旨在指导临床实践,帮助提升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率。

  • 9.
    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策略与健康管理中国专家指导意见(第一版)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器官移植受者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1): 1-12.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3.01.001
    摘要 (208) HTML (32) PDF (2261 KB) (149)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首次发现以来,截至2022年12月21日,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6.49亿例,且死亡病例达660多万例[1]。目前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2]。该病毒变异株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再感染率更高,在已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下简称"新冠疫苗")的人群中易发生免疫逃避及突破感染[3]。实体器官移植受者(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OTR)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且可能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症率和病死率均高于普通人群[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5]中将"免疫功能缺陷(如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人群列为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之一。因此,应高度重视SOTR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管理,优化其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

  • 10.
    中国肺移植气道并发症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5): 266-27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5.002
    摘要 (346) HTML (17) PDF (1138 KB) (147)

    气道并发症是肺移植术后受者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严重影响受者生活质量和移植效果。鉴于国内肺移植数量的快速增长,为了进一步改善肺移植受者预后,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肺移植领域专家,共同撰写了《中国肺移植气道并发症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针对肺移植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诊断、预防和治疗相关的10个临床问题,提出21条循证推荐意见,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做出适宜的治疗决策。

  • 11.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肾移植术后反复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王奕, 邱江, 陈国栋, 张宁, 曹清华, 李引, 陈立中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1, 15 (03): 175-177.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1.03.011
    摘要 (153) HTML (2) PDF (667 KB) (139)
  • 12.
    单中心50例肺移植临床特点分析
    陈文慧, 郭丽娟, 赵丽, 梁朝阳, 詹庆元, 李敏, 童润, 马千里, 代华平, 陈静瑜, 王辰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6): 349-35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0.06.003
    摘要 (148) HTML (2) PDF (622 KB) (138)
    目的

    分析总结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特点,增加肺移植管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2017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的50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肺移植手术临床资料,受者中位年龄63岁(27~71岁),男性43例,女性7例;单肺移植31例,双肺移植19例。38例供者中位年龄37岁(16~55岁),捐献前氧合指数中位数为444 mmHg(313~600 mmHg,1 mmHg=0.133 kPa)。供受者ABO血型均相合。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术式、体质指数、原发病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是否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受者围手术期死亡比例,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调整α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受者术后1年生存曲线,并采用Breslow检验比较两组受者生存曲线是否有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50例肺移植受者中,40例围手术期应用ECMO中位辅助时间为2.0 d(0.3 d~13.0 d)。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中位时间为2 d(1~16 d),ICU停留中位时间为4 d(1~60 d)。50例受者中有8例于围手术期死亡,存活时间1~49 d。双肺移植和单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死亡比例分别为31.6%(6/19)、6.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随访至肺移植术后1年,50例受者存活39例。单肺移植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高于双肺移植,分别为87.1%和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原发病以及有无ECMO支持的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0例肺移植受者中10例发生供者来源感染;9例术后出现气道并发症,均表现为支气管狭窄,其中2例合并吻合口瘘。

    结论

    选择合适时机行肺移植,并对受者进行围手术期全面综合评估和管理,才能使受者最终受益。

  • 13.
    中国扩大标准供肝移植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肝移植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5, 19 (02): 65-75.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5.02.001
    摘要 (338) HTML (49) PDF (4763 KB) (137)

    供器官匮缺严重制约了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脂肪变性供肝等扩大标准供肝在我国肝移植领域中的应用逐年增加,导致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受者总体生存率显著降低。为规范扩大标准供肝的临床应用并提升肝移植疗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肝移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专家,系统汇总分析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验,制订了《中国扩大标准供肝移植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本指南针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脂肪变性供肝、小体积供肝、高龄供肝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供肝等多类扩大标准供肝,从供受者状态及危险因素防范等方面提出系统性的推荐意见,旨在建立科学的扩大标准供肝评估与应用体系,平衡器官使用风险与移植获益,提高我国肝移植受者总体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14.
    中国肝移植受者肌肉减少症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肝移植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6): 355-365.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6.004
    摘要 (252) HTML (23) PDF (1421 KB) (135)

    肌肉减少症(以下简称肌少症)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肌肉量减少和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全身性、进行性骨骼肌疾病。 我国肝移植受者肌少症的发生率超40%,严重制约移植疗效。 为规范和优化肝移植相关肌少症的诊疗和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肝移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专家研讨,结合循证医学依据和我国临床实践经验,并充分借鉴相关国内外文献,制订《中国肝移植受者肌肉减少症临床诊疗指南》。 本指南重点阐述肝移植相关肌少症诊断评估、临床防治等内容,并科学规范地提出系列推荐意见,旨在优化我国肝移植围手术期乃至中长期健康管理。

  • 15.
    肝脏体外机械灌注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6): 334-345.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6.002
    摘要 (476) HTML (21) PDF (1431 KB) (128)

    器官移植已成为各类终末器官功能衰竭的标准治疗方法。 然而,世界各国均面临严峻的器官短缺形势,迫使临床医师更多地使用扩大标准供者器官。 常规的静态冷保存技术无法满足该类器官功能评估与减轻缺血损伤的要求,因此,各类体外机械灌注技术应运而生。 肝脏体外机械灌注技术主要包括低温机械灌注、低温有氧机械灌注、常温机械灌注、无缺血肝移植和亚常温机械灌注等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研究结果表明,体外机械灌注技术具有延长供肝保存时间、评估供肝质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改善移植预后等优势。 为加快肝脏体外机械灌注技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本指南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基于循证医学原则,从供肝获取、保存、质量评估和临床预后方面形成肝脏体外机械灌注的推荐意见。

  • 16.
    上消化道出血史对肝移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蔡思奕, 蔡秋程, 杨芳, 刘建勇, 江艺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9, 13 (01): 45-49.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19.01.010
    摘要 (60) HTML (0) PDF (517 KB) (128)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史对肝移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肝胆外科因肝硬化PHT行肝移植的受者临床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前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观察指标为受者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肝移植前后肝功能指标。采用Wilcox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年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等指标,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术前ALT、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术后1周内各时间点肝功能指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性别和原发病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最终纳入80例因肝硬化PHT接受肝移植治疗的受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19例,年龄7~71岁。原发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71例,胆汁性肝硬化5例,肝豆状核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所有受者均采用原位下腔静脉逆灌注肝移植术。出血组(39例)与非出血组(41例)受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情况、术前肝功能指标、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术后各时间点ALT、AST、TBil、ALB和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第3、5和7天血清ALT水平均低于术后第1天,两组术后第5和7天血清ALT水平均低于术后第3天,非出血组术后第7天血清ALT水平低于术后第5天(P均<0.05)。

    结论

    肝移植前是否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史对肝移植治疗肝硬化PHT受者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无影响。

  • 17.
    中国肝移植受者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肝移植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6): 346-35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6.003
    摘要 (255) HTML (26) PDF (1350 KB) (122)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根治性手段。 肝脏存在独特的免疫学微环境,尽管肝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但排斥反应仍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5% ~25%,严重影响移植物功能与受者生存。 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是一种纯化的多克隆抗体γ 球蛋白混合物,可用于肾移植、肝移植等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抑制诱导治疗与抗排斥反应治疗,以提高移植物和受者的存活率。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肝移植学组等组织专家讨论,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详细阐述ATG 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场景及使用注意事项,旨在为肝移植受者ATG 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建议。

  • 18.
    中国肺移植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2): 75-78.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0.02.003
    摘要 (166) HTML (1) PDF (608 KB) (120)

    肺移植近年来快速发展,我国肺移植的质量和数量均稳步上升,麻醉医师在肺移植术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前期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已相继制订了肺移植一系列相关技术操作规范,涵盖术前评估、供肺获取与保护、肺移植术操作、病理学技术和护理技术等方面。为进一步规范肺移植麻醉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肺移植麻醉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从肺隔离、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保护和围手术期保温以及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等方面,制订《中国肺移植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 19.
    符合杭州标准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术后疗效影响临床分析
    杨程凯, 许嘉绵, 王华翔, 林鹏, 吴小雅, 洪成恩, 蔡秋程, 吕立志, 潘凡, 江艺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2, 16 (03): 147-152.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2.03.003
    摘要 (144) HTML (1) PDF (630 KB) (120)
    目的

    分析符合杭州标准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术后肿瘤复发和受者生存情况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92例符合杭州标准并行肝移植治疗的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根据受者肝移植术前是否接受TACE治疗将其分为TACE治疗组(n=58)和直接移植组(n=34)。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随访截至2021年12月31日,92例受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77±48)个月,随访期间共32例受者肿瘤复发。92例受者中9例术前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有门静脉侵犯,术后病理提示存在微静脉癌栓,均属于PVTT Ⅰ0型,9例受者中6例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51±48)个月,7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62±43)个月。TACE治疗组受者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6%、84.5%和82.8%,直接移植组分别为91.2%、67.6%和61.8%,两组受者术后1、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05和3.571,P均>0.05);两组受者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9,P<0.05)。TACE治疗组受者术后1、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9%、77.6%和75.9%,直接移植组分别为76.5%、58.8%和52.9%,两组受者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63和3.639,P均>0.05);两组受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4,P<0.05)。两组受者术后生存率及术后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13和5.406,P<0.05)。

    结论

    对于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接受TACE治疗可能改善移植术后长期疗效。

  • 20.
    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一例诊疗分析并文献复习
    韦星, 李响, 陈昌庆, 金海龙, 蔡明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1, 15 (01): 36-4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1.01.008
    摘要 (137) HTML (2) PDF (710 KB) (119)

阅读排行

更多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