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2): 65-73.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2.001
    摘要 (219) HTML (20) PDF (2524 KB) (79)

    免疫系统是维持机体器官功能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保障,免疫健康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目标是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状态。免疫学领域研究解决了如何抑制或提高免疫状态的技术性难题,随之带来亟需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全面地检测和量化评估免疫状态,这是下一个挑战,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解决方案。免疫状态量化检测与可视化评估对疾病防控、亚健康状态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家共识针对正常免疫状态定义和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免疫力)全面量化评估及可视化评分技术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了正常免疫状态相关的基础概念和思考,探讨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方向和原则,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免疫力解码以及免疫健康领域基础课题和临床试验的深入研究。

  • 2.
    中国肝移植受者肾损伤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6): 321-33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3.06.001
    摘要 (187) HTML (4) PDF (1677 KB) (23)

    肾损伤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肝移植受者肾损伤严重影响受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是导致受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规范化和优化肝移植受者肾损伤的诊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专家在《中国肝移植受者肾损伤管理专家共识(2017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循证医学依据和我国临床实践经验,制订了《中国肝移植受者肾损伤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以适应诊疗模式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本指南重点阐述肝移植受者肾损伤定义、分类、评估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防治等内容,并科学规范地提出了系列推荐意见,旨在优化我国肝移植受者肾损伤管理。

  • 3.
    2023年肾移植领域研究进展
    张心怡, 吕军好, 陈大进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7-1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1.002
    摘要 (128) HTML (0) PDF (751 KB) (9)

    随着肾移植技术的不断进展,终末期慢性肾病患者生存率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变革与挑战。在过去一年里,世界范围的器官移植事业开启了全新篇章。本文综述2023年异种肾移植、扩大供器官来源和外科手术的重大进展、移植物排斥反应、免疫耐受以及再生医学的进展和意义。

  • 4.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霉酚酸暴露量及不良反应分析
    吴小山, 任桂灵, 朱杰东, 史天陆, 马葵芬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17-2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1.004
    摘要 (71) HTML (0) PDF (656 KB) (4)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霉酚酸(M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1日至11月3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围手术期受者临床资料。52例受者均于肾移植术后第2天开始监测MPA血药浓度谷值(C0),其中29例于肾移植术后第4天监测MPA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其年龄、性别、MPA-C0和MPA-AUC监测结果、白细胞水平以及腹泻和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等信息。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52例肾移植受者术后监测MPA-C0平均为(4.1±2.3)mg/L,其中1.0~3.5 mg/L 24例(46.15%),>3.5 mg/L 28例(53.85%)。29例受者MPA-AUC平均为(54±23)mg·h-1·L-1,其中30~60 mg·h-1·L-1 14例(48.28%),<30 mg·h-1·L-1 5例(17.24%),>60 mg·h-1·L-1 10例(34.48%)。女性受者(n=9)MPA-AUC高于男性(n=20),分别为(68±16)和(48±23)mg·h-1·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5)。29例监测MPA-AUC肾移植受者中19例使用吗替麦考酚酯(MMF),10例使用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MMF和EC-MPS AUC分别为(53±26)和(57±15)mg·h-1·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52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排斥反应。1例(1.92%)受者于肾移植术后第21天发生粒细胞减少。6例(11.54%)受者发生腹泻,在减少MPA剂量和使用蒙脱石散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结论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MPA暴露量差异较大,近半数受者MPA暴露量不符合指南要求。MPA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较高的MPA暴露量与受者不良反应无关。

  • 5.
    器官移植受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疗进展
    巨春蓉, 孙启全, 薛武军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1-6.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1.001
    摘要 (65) HTML (0) PDF (1105 KB) (4)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导致的NTM病呈快速增长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作为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各种病原体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包括NTM感染。NTM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组织、脏器。对于肺移植受者,尤其是单肺移植受者,往往存在结构性肺病,罹患NTM肺病的风险更高。了解SOT受者NTM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熟悉不同NTM的特性,掌握NTM病的诊疗技术,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参考美国胸科协会及欧洲呼吸协会发布的最新版《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治疗指南》以及中国《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和《器官移植受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疗规范》,结合SOT受者人群特点,对SOT受者NTM病的发病情况、常见NTM病的临床特点、新型诊断技术及抗感染治疗策略等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6.
    非HLA抗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尚丽红, 武小桐, 李宁, 石韶华, 王志华, 朱琳茹, 周华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60-6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1.012
    摘要 (65) HTML (0) PDF (585 KB) (3)

    HLA抗体一直是器官移植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预防和治疗的焦点,然而来自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证据表明,非HLA抗体也参与AMR或AMR样组织学损伤。已有多种检测非HLA抗体的方法,可靠和灵敏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推动非HLA抗体检测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改善临床结局。本文就非HLA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7.
    美国器官移植体系未来发展指导意见及对我国的启示
    季茹, 赵婕, 程子韵, 蒲苗, 赵洪涛, 霍枫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6): 332-337.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3.06.002
    摘要 (61) HTML (2) PDF (2843 KB) (14)

    尽管美国人体器官移植体系已发展成熟,器官捐献和移植数量亦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相关机构仍不断查找其器官移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和改进目标。202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牵头发布题为《最终实现器官移植体系走向公平》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提出了美国器官移植体系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意见。虽然有关内容针对的是美国国情,但其中改进器官移植体系的做法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文简要介绍该研究报告指出的美国人体器官移植体系在公平性和效率提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研究报告关于进一步改进美国人体器官移植体系的公平、效率和提高器官利用率的建议,并浅析其对完善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的启示,旨在为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8.
    中国胰肾联合移植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3): 129-147.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3.001
    摘要 (60) HTML (2) PDF (2531 KB) (2)

    糖尿病是全球性疾病,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胰肾联合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手段,在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获得同样的疗效。为了进一步实现胰肾联合移植临床诊治标准化,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制订《中国胰肾联合移植临床诊疗指南》,指南采用2009版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制订,针对胰肾联合移植类型、适应证和禁忌证、供器官及受者评估、器官获取及修整、术式选择、并发症的诊治、受者随访等方面的32个关键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通过循证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我国胰肾联合移植诊治水平。

  • 9.
    省级器官获取组织与医疗机构间协同联动提高器官捐献率的方法探讨
    王惠英, 孙永康, 武小桐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12-16.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1.003
    摘要 (58) HTML (1) PDF (813 KB) (6)

    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事关人民健康民生,事关国家政治形象。在国家政策引领、业务指导的前提下,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对推进器官捐献工作的规范实施与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器官捐献和移植的临床工作始于潜在供者的识别,潜在供者识别率高低决定了当地器官捐献的总规模。供者的识别和转介需要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加大器官获取组织(OPO)与各医疗机构间的联系力度,探索构建器官捐献工作区域网络,对当地器官捐献率的提升起着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此外,器官捐献协调员专业知识水平和沟通技能对医务人员的支持和家属捐献态度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山西省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服务中心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在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政策支持下,通过加强OPO体制建设、联合医疗机构构建完善的器官捐献体系、完善器官捐献实施流程、加强器官捐献协调员能力,形成多方配合、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多学科融合的良好局面,以促进器官捐献率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器官捐献转化率、平均器官产出率和获取器官利用率,从而提升获取器官质量和器官移植预后的效果。

  • 10.
    2017—2022年中国105家医院肾移植术后门诊受者免疫抑制剂用药分析
    郭明星, 徐烨, 徐菀佚, 赵莹, 刘冉佳, 潘晨, 崔向丽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2): 104-109.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2.006
    摘要 (58) HTML (0) PDF (622 KB) (3)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门诊受者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联用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全国9个城市105家医疗机构肾移植门诊含有免疫抑制剂的处方数据,提取性别、年龄、就诊人次、免疫抑制剂种类和联用情况等信息。

    结果

    共纳入161 989人次的367 526张处方。霉酚酸类药物开具人次最多(125 824,77.67%),其次为他克莫司(97 979,60.48%)和糖皮质激素类(72 776,44.93%)。联合方案中,他克莫司+霉酚酸类+糖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18.87%~27.98%)和他克莫司+霉酚酸类二联免疫抑制方案使用率(23.14%~27.16%)较高。从年变化趋势上看,环孢素开具人次呈逐年降低趋势(由24.75%降至13.28%,R2=0.970 8),咪唑立宾开具人次有逐年升高趋势(由1.33%升至2.67%,R2=0.956 6)。无CNI方案和西罗莫司开具人次均在2022年最多。无激素方案开具人次在2017年最高(14 813,61.09%),2020年下降至最低(12 309,49.78%),随后开始回升。

    结论

    肾移植术后CNI类药物使用中他克莫司占主导地位,抗细胞增殖类药物中霉酚酸类为主要选择,他克莫司+霉酚酸类联合或不联合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为肾移植术后主要的免疫抑制维持方案。

  • 11.
    中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黄伟, 叶啟发, 范晓礼, 金律, 艾紫叶, 刘麟炯, 那淑芳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6): 338-342.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3.06.003
    摘要 (48) HTML (0) PDF (4471 KB) (10)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变革促进了移植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已建立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五大科学管理体系,其中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是衔接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桥梁。本文将结合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和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中心的前期工作基础,对我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展开探讨,为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12.
    加速康复外科在肾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陆婷, 姜巧玲, 孙黎, 王雪静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55-59.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1.011
    摘要 (47) HTML (0) PDF (829 KB) (4)

    随着肾移植技术的逐渐成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肾移植手术中备受关注。为进一步提高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水平,本文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就ERAS理念在肾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临床推广提供参考。

  • 13.
    成人脑死亡潜在器官捐献者的护理专家共识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中心, 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质控专业委员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4): 193-203.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4.001
    摘要 (44) HTML (1) PDF (1859 KB) (5)

    目前我国移植手术量稳居世界第二,脑死亡器官捐献是最主要的供器官来源,但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之间存在供需发展不平衡,需进一步提升脑死亡潜在器官捐献者的临床管理质量,优化捐献器官的质量和改善潜在捐献者的转化率。 护理管理在脑死亡潜在器官捐献者的维护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共识重点阐述在脑死亡潜在器官捐献者护理过程中各系统的护理要点,并科学规范地提出推荐意见,旨在完善成人脑死亡潜在器官捐献者护理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捐献器官的质量及捐献率。

  • 14.
    体外膜肺氧合在遗体捐献供肾保护中的应用指南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3): 148-158.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3.002
    摘要 (43) HTML (1) PDF (1448 KB) (1)

    为进一步规范体外膜肺氧合在我国遗体捐献供肾保护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国内多个学科相关领域专家,参考《体外膜肺氧合在中国公民逝世后捐献供器官保护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尸体供器官保护的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及国内外已发表的文献和指南,制订了《体外膜肺氧合在遗体捐献供肾保护中的应用指南》,新版指南提出13个临床问题,并根据现有证据给出推荐意见。

  • 15.
    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网状荟萃分析
    张琳成, 詹启帆, 赵禹迪, 邵初晓, 凌孙彬, 徐骁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6): 362-37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3.06.008
    摘要 (42) HTML (1) PDF (6689 KB) (16)
    目的

    评价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肝移植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年限为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3年8月31日。主要观察指标为移植术后不同时间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5.1.0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使用R软件基于贝叶斯随机效应一致性模型进行网状荟萃分析。二分类变量结局指标采用比值比(OR)计算,连续变量结局指标采用均数差(MD)计算,均以效应值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采用I2统计量评价研究间异质性。采用规模缩减因子判断模型收敛性,并绘制Brooks-Gelman-Rubin诊断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最终纳入27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8项、前瞻性队列研究1项、回顾性队列研究18项,共11 410例肝癌肝移植受者。与CNI组和西罗莫司组相比,依维莫司组受者血管侵犯率更高(OR=0.45, 95%CI:0.30~0.71; OR=2.20, 95%CI:1.24~3.77)。与接受以依维莫司为基础免疫抑制方案的肝移植受者相比,接受CNI受者移植后2年(OR:0.44, 95%CI:0.21~0.86)、3年(OR:0.49, 95%CI:0.25~0.94)、4年(OR:0.21, 95%CI:0.10~0.43)、5年(OR:0.20, 95%CI:0.07~0.58)和6年(OR:0.18, 95%CI:0.07~0.50)总体生存率更低;与接受以西罗莫司为基础免疫抑制方案受者相比,接受CNI的受者移植后1年(OR:0.41, 95%CI:0.24~0.66)、2年(OR:0.54, 95%CI:0.33~0.88)、3年(OR:0.66, 95%CI:0.44~0.99)、4年(OR:0.42, 95%CI:0.28~0.60)、5年(OR:0.59, 95%CI:0.38~0.90)、6年(OR:0.51, 95%CI:0.28~0.82)、7年(OR:0.49, 95%CI:0.27~0.84)总体生存率更低。与接受以西罗莫司为基础免疫抑制方案的肝移植受者相比,接受CNI的受者移植后1年(OR:0.43, 95%CI:0.23~0.77)、2年(OR:0.57, 95%CI:0.34~0.95)、3年(OR:0.56, 95%CI:0.34~0.92)和4年(OR:0.47, 95%CI:0.21~0.92)无复发生存率均更低。

    结论

    相较于以CNI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术后使用以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的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更佳。

  • 16.
    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再发低血药浓度他克莫司致慢性肾毒性一例
    潘裕华, 李锐钊, 刘菊娥, 曾英彤, 钟诗龙, 赖伟华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40-4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1.008
    摘要 (41) HTML (0) PDF (731 KB) (5)

    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疾病因素、药物毒性和手术操作等。他克莫司是心脏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中的关键药物,其肾毒性是造成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1例心脏移植术后肾前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恢复后且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未超过10 ng/mL的情况下,出现他克莫司所致的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受者临床资料,以探讨心脏移植术后他克莫司致慢性肾毒性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 17.
    Hughes术式联合双蒂皮瓣移植修复下睑缺损五例
    陈瑞武, 唐艺虹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45-47.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1.009
    摘要 (40) HTML (0) PDF (592 KB) (2)

    眼睑缺损常见于眼外伤、眼睑肿瘤切除术后及眼睑先天异常等疾病,因其对眼睑结构、功能和外观影响较大,应积极修复。眼睑缺损根据缺损部位可分为前层缺损、后层缺损和全层缺损,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眼睑缺损横径≤1/4眼睑全长)、中度(1/4眼睑全长<眼睑缺损横径≤1/2眼睑全长)和重度(眼睑缺损横径>1/2眼睑全长)。重度全层缺损通常需要移植眼睑以外组织进行修复[1],手术难度大,效果不佳。

  • 18.
    常温体外肺灌注技术治疗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汪子涵, 张瑾, 肖飞, 梁朝阳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48-5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1.010
    摘要 (37) HTML (0) PDF (807 KB) (5)

    肺移植作为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供肺发生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会引起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影响移植术后生存率。肺IRI发生的相关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探索IRI的发生机制,寻找其新的治疗和管理手段,对于肺移植的结局至关重要。常温体外肺灌注(EVLP)作为一种保存、评估和修复边缘肺移植物的技术,目前开展了与EVLP相关的一系列治疗肺IRI研究。本文综述肺IRI的相关机制以及EVLP期间针对肺IRI的精准化治疗,旨在为EVLP期间对供肺IRI进行特定的靶向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 19.
    肾移植术后一年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陆婷, 陈浩, 王雪静, 谭若芸, 彭宇竹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2): 98-103.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2.005
    摘要 (37) HTML (0) PDF (1399 KB) (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1年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中心55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移植术后1年是否发生MS,分为MS组和非M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MS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效能。

    结果

    552例术前无糖尿病的肾移植受者中,术后1年发生MS 81例,发生率为14.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移植受者有高血压病史(OR=18.392,95%CI: 3.938~85.909)、术前BMI(OR=1.153,95%CI: 1.029~1.292)以及术后服用西罗莫司(OR=2.618,95%CI: 1.030~7.450)、术后1年收缩压(OR=1.033,95%CI: 1.007~1.060)、空腹血糖(OR=9.524,95%CI: 5.727~15.840)和甘油三酯(OR=3.709,95%CI: 2.395~5.745)水平是肾移植术后1年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ln(p/1-p)=2.912×高血压病史(否=0,是=1)+0.142×术前BMI(kg/m2)+0.962×术后服用西罗莫司(否=0,是=1)+0.033×术后1年收缩压(mmHg)+2.254×术后1年空腹血糖(mmol/L)+1.311×术后1年甘油三酯(mmol/L)-28.0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6,最佳截断值为0.183,敏感度为0.889,特异度为0.890,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结论

    肾移植术后1年发生MS与受者术前高血压病史、BMI以及术后服用西罗莫司、术后1年收缩压、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可利用风险预测模型对肾移植受者进行筛查,术前严格控制BMI,术后制订个性化免疫抑制方案、严密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识别MS高危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精准干预,减少肾移植术后MS的发生。

  • 20.
    中国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技术指南(2024年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2): 74-85.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24.02.002
    摘要 (35) HTML (0) PDF (1500 KB) (2)

    微创外科学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微创手术因它兼具创伤小、操作精细、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年来在肝移植领域被逐渐应用广泛,包括上腹部正中小切口活体供肝切取、腹腔镜辅助活体供肝切取、全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机器人活体供肝切取。自2002年法国Cherqui教授首次报道全腹腔镜活体左外叶供肝切除术以来,微创技术在活体肝移植领域的应用开始日渐广泛。为了指导我国微创肝移植供肝切除术更规范、安全、有效地开展,于2023年8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全国肝移植专家共同制订《中国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技术指南(2024年版)》,以为我国开展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的外科医生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阅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