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体外膜肺氧合(ECMO)循环辅助在心脏移植前桥接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心脏移植的96例受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接受ECMO循环辅助,将其分为ECMO组(n=33)和非ECMO组(n=63)。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ECMO组受者术前ECMO辅助时间为9.29(3.23,20.81)d,其中6例术前行房间隔造瘘。ECMO组和非ECMO组受者等待移植时间、C反应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AST、ALT、总胆红素、心肺复苏史、起搏器植入情况、既往心脏手术史及心脏原发病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38.50、1 564.00、900.00、109.00、1 583.50和1 556.50, t=2.28和1 157.50, χ2=32.29、6.10、9.87和18.24,P均<0.05)。两组受者冷缺血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中血浆输注量、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ECMO使用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 405.5、1 235.5、1 437.5、1 192.5、981.0、1 567.5和1 587.0, χ2=28.46,P均<0.05)。ECMO组中19例(57.6%)受者术后继续行ECMO循环辅助,比例高于非ECMO组[5例(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6,P<0.05)。ECMO组术后30 d内5例(15.2%)受者死亡,非ECMO组2例(3.2%)受者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5,P<0.05)。ECMO组7例(21.2%)受者发生院内死亡,非ECMO组4例(6.3%)受者发生院内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5,P<0.05)。ECMO组术后1年内10例(30.3%)受者死亡,非ECMO组7例(11.1%)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4,P<0.05)。ECMO组与非ECMO组受者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0,P<0.05)。若剔除术后30 d内死亡受者,两组受者术后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0,P>0.05)。
结论 ECMO桥接心脏移植受者总体预后虽劣于无移植前桥接受者,但通过加强围术期的评估、管理和个体化治疗,可进一步提高ECMO桥接心脏移植受者远期预后。